生態護岸是現代河道治理的發展趨勢,是融現代水利工程學、生物科學、環境學、美學等學科于一體的水運工程,主要是利用植物或者植物與土木工程相結合的一種新型護岸形式,十分有助于河流水質的改善。以往人們往往在河道護岸過程中只考慮護岸工程的安全性及耐久性,故多采用干砌石、漿砌石、混凝土、預制塊等材料修筑硬質護岸,隔斷了水生生態系統和陸地生態系統之間的聯系,導致河流失去原本完整的結構和作為生態廊道的功能,進而影響到整個生態系統的穩定,不利于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水土保持。在外觀上較為單調生硬,多數情況下與周邊的景觀不協調,與目前注重保護生態環境的發展趨勢相違背。因此,做好河道的生態護岸工作為實現碧水藍天、綠樹夾岸、魚蝦洄游的河道生態景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。
生態護岸是指恢復后的自然河岸或具有自然河岸“可滲透性”的人工護岸。它擁有滲透性的自然河床與河岸基底,豐富的河流地貌,可以充分保證河岸與河流水體之間的水分交換河調節功能,同時具有一定的抗洪強度。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,河道的護岸也從*初的規范水流向這一單一功能,又增加了防洪功能以及提供給人類休閑、觀賞和親近水體等功能,
(1)滯洪補枯、調節水位
生態護岸采用自然材料,形成一種“可滲透性”的界面。豐水期,河水向堤岸外的地下水層滲透儲存,緩解洪災;枯水期,地下水通過堤岸反滲入河,起著滯洪補枯、調節水位的作用。另外,生態護岸上的大量植被也有涵蓄水分的作用。
(2)保護和建立豐富的生態系統
如果在河道中形成淺灘和深潭,把岸線也做成補規則的,即有寬有窄,使護岸有陡有緩,擴大水面和綠地,與岸邊綠地、樹林之間形成水、綠網絡,增強岸邊動植物棲息地的連續性,這樣,就可以營造出多種多樣的環境條件,形成豐富、穩定的生態系統。從而,河流的自凈作用也大幅度提高。
(3)形成優美的風景
生態護岸不僅可以與周圍環境形成相協調的河道景觀,而且可以通過保護和建立豐富的生態系統使河水清澈見底、魚蝦洄游、水草茂盛的自然生態景觀。